EM 算法
$EM$ 算法用于求解含有隐变量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。由于隐变量的存在,无法直接用极大似然估计求得对数似然函数的极大值。此时通过 $jensen$ 不等式构造对数似然函数的下界函数,然后优化下界函数,再用估计出的参数值构造新的下界函数,反复迭代直至收敛到局部极小值。
$EM$ 算法的每次迭代由两步组成:
- $E$ 步求期望。
- $M$ 步求极大。
所以 $EM$ 算法也称为期望极大算法。
示例
身高抽样问题
假设学校所有学生中,男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 $\mathcal N(\mu _ 1,\sigma _ 1^2)$ ,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 $\mathcal N(\mu _ 2,\sigma _ 2^2)$ 。 现在随机抽取 $200$ 名学生,得到这些学生的身高 ${x _ 1,x _ 2,\cdots,x _ n}$ ,求参数 ${\mu _ 1,\sigma _ 1^2,\mu _ 2,\sigma _ 2^2}$ 的估计。
定义隐变量为 $z$ ,其取值为 ${0,1}$,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。如果隐变量是已知的,即已知每个学生是男生还是女生 ${z _ 1,z _ 2,\cdots,z _ n}$ ,则问题很好解决:
-
统计所有男生的身高的均值和方差,得到 ${\mu _ 1,sigma _ 1^2}$: \(\mu_1 = \text{avg} \{x_i\mid z_i=0\}\quad \sigma_1^2 = \text{var} \{x_i\mid z_i=0\}\) 其中 ${x _ i\mid z _ i=0}$ 表示满足 $z _ i=0$ 的 $x _ i$ 构成的集合。 $\text{avg},\text{var}$ 分别表示平均值和方差。
-
统计所有女生的身高的均值和方差,得到 ${\mu _ 2,\sigma _ 2^2}$ : \(\mu_2 = \text{avg} \{x_i\mid z_i=1\}\quad \sigma_2^2 = \text{var} \{x_i\mid z_i=1\}\) 其中 ${x _ i\mid z _ i=1}$ 表示满足 $z _ i=1$ 的 $x _ i$ 构成的集合。 $\text{avg},\text{var}$ 分别表示平均值和方差。
如果已知参数 ${\mu _ 1,\sigma _ 1^2,\mu _ 2,\sigma _ 2^2}$ ,则任意给出一个学生的身高 $x$ ,可以知道该学生分别为男生/女生的概率。 \(\begin{array}{c} p_ 1=\frac{1}{\sqrt{2\pi}\times \sigma _ 1}\exp \left( -\frac{\left( x-\mu _ 1 \right) ^2}{2\sigma _ {1}^{2}} \right)\\ p_ 2=\frac{1}{\sqrt{2\pi}\times \sigma _ 2}\exp \left( -\frac{\left( x-\mu _ 2 \right) ^2}{2\sigma _ {2}^{2}} \right)\\ \end{array}\)
则有: $p(z=0\mid x)=\frac{p _ 1}{p _ 1+p _ 2},p(z=1\mid x)=\frac{p _ 2}{p _ 1+p _ 2}$ 。因此也就知道该学生更可能为男生,还是更可能为女生。
因此:参数 ${\mu _ 1,\sigma _ 1^2,\mu _ 2,\sigma _ 2^2} \Leftrightarrow$ 学生是男生或女生,这两个问题是相互依赖,相互纠缠的。
为解决该问题,通常采取下面步骤:
- 先假定参数的初始值: ${\mu _ 1^{<0>},\sigma _ 1^{2<0>},\mu _ 2^{<0>},\sigma _ 2^{2<0>}}$ 。
- 迭代: $i=0,1,\cdots$
- 根据 ${\mu _ 1^{ < i >},\sigma _ 1^{2 < i >},\mu _ 2^{ < i >},\sigma _ 2^{2 < i >}}$ 来计算每个学生更可能是属于男生,还是属于女生。
这一步为 $E$ 步( $Expectation$ ),用于计算隐变量的后验分布 $p(z\mid x)$ 。
- 根据上一步的划分,统计所有男生的身高的均值和方差,得到 ${\mu _ 1^{\ < i+1 \ >},\sigma _ 1^{2\ < i+1 \ >}}$;统计所有女生的身高的均值和方差,得到 ${\mu _ 2^{<i+1>},\sigma _ 2^{2<i+1>}}$ 。
这一步为 $M$ 步($Maximization$),用于通过最大似然函数求解正态分布的参数。
- 当前后两次迭代的参数变化不大时,迭代终止。
- 根据 ${\mu _ 1^{ < i >},\sigma _ 1^{2 < i >},\mu _ 2^{ < i >},\sigma _ 2^{2 < i >}}$ 来计算每个学生更可能是属于男生,还是属于女生。
三硬币模型
已知三枚硬币 $A$ , $B$ , $C$ ,这些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$\pi,p,q$ 。进行如下试验:
- 先投掷硬币 $A$ ,若是正面则选硬币 $B$ ;若是反面则选硬币 $C$ 。
- 然后投掷被选出来的硬币,投掷的结果如果是正面则记作 $1$ ;投掷的结果如果是反面则记作 $0$ 。
- 独立重复地 $N$ 次试验,观测结果为: $1,1,0,1,0,…0,1$ 。
现在只能观测到投掷硬币的结果,无法观测投掷硬币的过程,求估计三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。
设随机变量 $Y$ 是观测变量,表示一次试验观察到的结果,取值为 $1$ 或者 $0$ ;随机变量 $Z$ 是隐变量,表示未观测到的投掷 $A$ 硬币的结果,取值为 $1$ 或者 $0$ ; $\theta=(\pi,p,q)$ 是模型参数。则:
\[\begin{aligned} P\left( Y;\theta \right) &=\sum_Z{P\left( Y,Z;\theta \right)}\\ &=\sum_Z{P\left( Z;\theta \right) P\left( Y|Z;\theta \right)}\\ &=\pi p^Y\left( 1-p \right) ^{1-Y}+\left( 1-\pi \right) q^Y\left( 1-q \right) ^{1-Y}\\ \end{aligned}\]注意:随机变量 $Y$ 的数据可以观测,随机变量 $Z$ 的数据不可观测
将观测数据表示为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,y _ N}$ ,未观测数据表示为 $\mathbb Z={z _ 1,z _ 2,\cdots,z _ N}$ 。由于每次试验之间都是独立的,则有:
\[P(\mathbb Y;\theta)=\prod_{j=1}^{N}P(Y=y_i;\theta)=\prod_{j=1}^{N}[\pi p^{y_j}(1-p)^{1-y_j}+(1-\pi)q^{y_j}(1-q)^{1-y_j}]\]考虑求模型参数 $\theta=(\pi,p,q)$ 的极大似然估计,即:
\[\hat \theta=\arg\max_{\theta}\log P(\mathbb Y;\theta)\]这个问题没有解析解,只有通过迭代的方法求解, $EM$ 算法就是可以用于求解该问题的一种迭代算法。
$EM$ 算法求解
首先选取参数的初值,记作 $\theta^{<0>}=(\pi^{<0>},p^{<0>},q^{<0>})$ ,
然后通过下面的步骤迭代计算参数的估计值,直到收敛为止:
设第 $i$ 次迭代参数的估计值为: $\theta^{\ < i \ >}=(\pi^{ \ < i \ >},p^{\ < i \ >},q^{\ < i \ >})$ , 则 $EM$ 算法的第 $ i+1 $ 次迭代如下:
-
$E$ 步:计算模型在参数 $\theta^{\ < i \ >}=(\pi^{\ < i \ >},p^{\ < i \ >},q^{\ < i \ >})$ 下,观测数据 $y _ j$ 来自于投掷硬币 $B$ 的概率:
\(\mu^{\ < i+1 \ >}_ j=\frac{\pi^{\ < i \ >}(p^{\ < i \ >})^{y_j}(1-p^{\ < i \ >})^{1-y_j}}{\pi^{\ < i \ >}(p^{\ < i \ >})^{y_j}(1-p^{\ < i \ >})^{1-y_j}+(1-\pi^{\ < i \ >})(q^{\ < i \ >})^{y_j}(1-q^{\ < i \ >})^{1-y_j}}\) 它其实就是 $P(Z=1\mid Y=y _ j)$ ,即:已知观测变量 $Y=y _ j$ 的条件下,观测数据 $y _ j$ 来自于投掷硬币 $B$ 的概率。
-
$M$ 步:计算模型参数的新估计值: \(\begin{aligned} \pi ^{\ < i+1 \ >}&=\frac{1}{N}\sum_ {j=1}^N{\mu _ {j}^{\ < i+1 \ >}}\\ p^{\ < i+1 \ >}&=\frac{\sum_{j=1}^N{\mu _ {j}^{\ < i+1 \ >}y_j}}{\sum_{j=1}^N{\mu _ {j}^{\ < i+1 \ >}}}\\ q^{\ < i+1 \ >}&=\frac{\sum_{j=1}^N{\left( 1-\mu _ {j}^{\ < i+1 \ >} \right) y_j}}{\sum_{j=1}^N{\left( 1-\mu _ {j}^{\ < i+1 \ >} \right)}}\\ \end{aligned}\)
- 第一个式子:通过后验概率 $ P(Z \mid Y) $ 估计值的均值作为先验概率 $\pi$ 的估计。
- 第二个式子:通过条件概率 $P(Y\mid Z=1)$ 的估计来求解先验概率 $p$ 的估计。
- 第三个式子:通过条件概率 $P(Y\mid Z=0)$ 的估计来求解先验概率 $q$ 的估计。
$EM$ 算法的解释
- 初始化:随机选择三枚硬币 $A$ , $B$ , $C$ 正面出现的概率 $\pi,p,q$ 的初始值 $\pi^{<0>},p^{<0>},q^{<0>}$ 。
- $E$ 步:在已知概率 $\pi,p,q$ 的情况下,求出每个观测数据 $y _ j$ 是来自于投掷硬币 $B$ 的概率。即:
\(p(z_j\mid y_j=1)\)
于是对于 $N$ 次实验,就知道哪些观测数据是由硬币 $B$ 产生,哪些是由硬币 $C$ 产生。 - $M$ 步:在已知哪些观测数据是由硬币 $B$ 产生,哪些是由硬币 $C$ 产生的情况下:
- $\pi$ 就等于硬币 $B$ 产生的次数的频率。
- $p$ 就等于硬币 $B$ 产生的数据中,正面向上的频率。
- $q$ 就等于硬币 $C$ 产生的数据中,正面向上的频率。
EM算法
观测变量和隐变量
令 $Y =$ 表示观测随机变量,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,y _ N}$ 表示对应的数据序列;令 $Z$ 表示隐随机变量, $\mathbb Z={z _ 1,z _ 2,\cdots,z _ N}$ 表示对应的数据序列。 $\mathbb Y$ 和 $\mathbb Z$ 连在一起称作完全数据,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又称作不完全数据。
假设给定观测随机变量 $Y$ ,其概率分布为 $P(Y;\theta)$ ,其中 $\theta$ 是需要估计的模型参数,则不完全数据 $\mathbb Y$ 的似然函数是 $P(\mathbb Y;\theta)$ , 对数似然函数为 $L(\theta)=\log P(\mathbb Y;\theta)$ 。
假定 $Y$ 和 $Z$ 的联合概率分布是 $ P(Y,Z;\theta)$ ,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是 $\log P(\mathbb Y,\mathbb Z;\theta)$ ,则根据每次观测之间相互独立,有:
\[\begin{aligned} \log P\left( \mathbb{Y};\theta \right) &=\sum_i{\log P\left( Y=y_i;\theta \right)}\\ \log P\left( \mathbb{Y},\mathbb{Z};\theta \right) &=\sum_i{\log P\left( Y=y_i,Z=z_i;\theta \right)}\\ \end{aligned}\]由于 $\mathbb Y$ 发生,根据最大似然估计,则需要求解对数似然函数:
\[\begin{aligned} L\left( \theta \right) &=\log P\left( \mathbb{Y};\theta \right)\\ &=\sum_{i=1}{\log P\left( Y=y_i;\theta \right)}\\ &=\sum_{i=1}{\log \sum_Z{P\left( Y=y_i,Z;\theta \right)}}\\ &=\sum_{i=1}{\log \left[ \sum_Z{P\left( Y=y_i|Z;\theta \right) P\left( Z;\theta \right)} \right]}\\ \end{aligned}\]的极大值。其中 $\sum _ Z P(Y=y _ i,Z;\theta)$ 表示对所有可能的Z 求和,因为边缘分布 $P(Y)=\sum _ Z P(Y,Z)$ 。该问题的困难在于:该目标函数包含了未观测数据的的分布的积分和对数。
Jensen不等式
回顾优化理论中的一些概念。设 $f$ 是定义域为实数的函数,如果对于所有的实数 $x$ , $f^{‘’}\left( x \right) \ge 0$ ,那么 $f$ 是凸函数。当 $x$ 是向量时,如果其 $hessian$ 矩阵 $H$ 是半正定的 $H\ge 0$ ,那么 $f$ 是凸函数。如果 $f^{‘’}\left( x \right) >0$ 或者 $H>0$ ,那么称 $f$ 是严格凸函数。
$Jensen$ 不等式表述如下,如果 $f$ 是凸函数, $X$ 是随机变量,那么
\[E\left[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\ge f\left( EX \right)\]特别地,如果 $f$ 是严格凸函数,那么 $E\left[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= f\left( EX \right) $ 当且仅当 $P\left( x=E\left[ X \right] \right) =1$ ,也就是说 $X$ 是常量。这里我们将 $f\left( E\left[ x \right] \right) $ 简写为 $f\left( EX \right)$ 。如果用图表示会很清晰:
图中,实线 $f$ 是凸函数, $X$ 是随机变量,有 $0.5$ 的概率是 $a$ ,有 $0.5$ 的概率是 $b$ 。(就像掷硬币一样)。 $X$ 的期望值就是 $a$ 和 $b$ 的中值了,图中可以看到 $E\left[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\ge f\left( EX \right) $ 成立。
当 $f$ 是(严格)凹函数当且仅当 $-f$ 是(严格)凸函数。 $Jensen$ 不等式应用于凹函数时,不等号方向反向,也就是 $E\left[ f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\le f\left( EX \right)$ 。
EM原理
给定的训练样本是 ${ x^{\left( 1 \right)},\cdots ,x^{\left( m \right)} } $ ,我们想找到每个样例隐含的类别 $z$ ,能使得 $p(x,z)$ 最大。 $p(x,z)$ 的最大似然估计如下:
\[\begin{aligned} l\left( \theta \right) &=\sum_{i=1}^m{\log p\left( x;\theta \right)}\\ &=\sum_{i=1}^m{\log \sum_z{p\left( x,z;\theta \right)}}\\ \end{aligned}\]第一步是对极大似然取对数,第二步是对每个样例的每个可能类别 $z$ 求联合分布概率和。但是直接 $\theta $ 一般比较困难,因为有隐藏变量 $z$ 存在,但是一般确定了 $z$ 后,求解就容易了。
$EM$ 是一种解决存在隐含变量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。竟然不能直接最大化 $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,我们可以不断地建立 $l$ 的下界( $E$ 步),然后优化下界( $M$ 步)。这句话比较抽象,看下面的。
对于每一个样例 $i$ ,让 $Q _ i$ 表示该样例隐含变量 $z$ 的某种分布, $Q _ i$ 满足的条件是 $\sum _ z{Q _ i\left( z \right) =1,Q _ i\left( z \right) \ge 0}$ 。(如果 $z$ 是连续性的,那么 $Q _ i$ 是概率密度函数,需要将求和符号换做积分符号)。比如要将班上学生聚类,假设隐藏变量 $z$ 是身高,那么就是连续的高斯分布。如果按照隐藏变量是男女,那么就是伯努利分布了。可以由前面阐述的内容得到下面的公式:
\[\begin{aligned} \sum_i{\log 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&=\sum_i{\log 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}\left( 1 \right)\\ &=\sum_i{\log 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left( 2 \right)\\ &\ge 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left( 3 \right)\\ \end{aligned}\](1)到(2)比较直接,就是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相等的函数。(2)到(3)利用了 $Jensen$ 不等式,考虑到 $\log \left( x \right) $ 是凹函数(二阶导数小于 $0$ ),而且
\[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eft[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\right]\]就是 $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$ 的期望(回想期望公式中的Lazy Statistician规则):
设 $Y$ 是随机变量 $X$ 的函数, $Y=g\left( x \right) $ ( $g$ 是连续函数),那么
- $X$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,它的分布律为 $P\left( X=x _ k \right) =p _ k,k=1,2,…$ 。若 $\sum _ {k=1}^{\infty}{g\left( x _ k \right) p _ k}$ 绝对收敛,则有 \(E\left( Y \right) =E\left[ g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=\sum_{k=1}^{\infty}{g\left( x_k \right) p_k}\)
- $X$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,它的概率密度为 $f\left( x \right) $ ,若 $\int _ {-\infty}^{\infty}{g\left( x \right)}f\left( x \right) dx$ 绝对收敛,则有 \(E\left( Y \right) =E\left[ g\left( X \right) \right] = \int_{-\infty}^{\infty}{g\left( x \right)}f\left( x \right) dx\) ***
对应于上述问题, $Y$ 是 $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$ , $X$ 是 $z^{\left( i \right)}$ ,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$ 是 $p _ k$ , $g$ 是 $z^{\left( i \right)}$ 到 $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$ 的映射。这样解释了式子(2)中的期望,再根据凹函数时的 $Jensen$ 不等式:
\[f\left( E_{z^{\left( i \right)}\thicksim Q_i}\left[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 \right] \right) \ge E_{z^{\left( i \right)}\thicksim Q_i}\left[ f\left(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 \right) \right]\]可以得到(3)。
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对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求了下界。对于 $Q _ i$ 的选择,有多种可能,那种更好的?假设 $\theta$ 已经给定,那么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的值就决定于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$ 和 $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$ 了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这两个概率使下界不断上升,以逼近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的真实值,那么什么时候算是调整好了呢?当不等式变成等式时,说明我们调整后的概率能够等价于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了。按照这个思路,我们要找到等式成立的条件。根据 $Jensen$ 不等式,要想让等式成立,需要让随机变量变成常数值,这里得到:
\[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 = c\]$c$ 为常数,不依赖于 $z^{\left( i \right)}$ 。对此式子做进一步推导,我们知道 $\sum _ z{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=1$ ,那么也就有 $\sum _ z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=c$ ,(多个等式分子分母相加不变,这个认为每个样例的两个概率比值都是 $c$ ),那么有下式:
\[\begin{aligned} 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&=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\sum_z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;\theta \right)}}\\ &=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\\ &=p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|x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\\ \end{aligned}\]至此,我们推出了在固定其他参数 $\theta$ 后,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$ 的计算公式就是后验概率,解决了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$ 如何选择的问题。这一步就是 $E$ 步,建立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的下界。接下来的M步,就是在给定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$ 后,调整 $\theta$ ,去极大化 $ l\left( \theta \right) $ 的下界(在固定 $Q _ 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$ 后,下界还可以调整的更大)。那么一般的 $EM$ 算法的步骤如下:
循环重复直到收敛
$E$ 步:对于每一个 $i$ ,计算
\[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=p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|x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\]$M$ 步:计算
\[\theta =arg\underset{\theta}{\max}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]那么究竟怎么确保 $EM$ 收敛?假定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和 $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$ 是 $EM$ 第 $t$ 次和 $t+1$ 次迭代后的结果。如果我们证明了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 \le 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 \right) $ ,也就是说极大似然估计单调增加,那么最终我们会到达最大似然估计的最大值。下面来证明,选定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后,我们得到 $E$ 步:
\[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=p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|x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\]这一步保证了在给定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时, $Jensen$ 不等式中的等式成立,也就是
\[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 =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]然后进行 $M$ 步,固定 $ Q _ 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$ ,并将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视作变量,对上面的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求导后,得到 $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$ ,这样经过一些推导会有以下式子成立:
\[\begin{aligned} 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 \right) &\ge 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 \right)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left( 4 \right)\\ &\ge 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left( 5 \right)\\ &=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 \left( 6 \right)\\ \end{aligned}\]解释第(4)步,得到 $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$ 时,只是最大化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,也就是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 \right)$ 的下界,而没有使等式成立,等式成立只有是在固定 $\theta$ ,并按 $E$ 步得到 $Q _ i$ 时才能成立。
况且根据我们前面得到的下式,对于所有的 $Q _ i$ 和 $\theta$ 都成立:
\[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 \ge 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{i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{i}^{\left( t \right)}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]第(5)步利用了 $M$ 步的定义, $M$ 步就是将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调整到 $\theta ^{\left( t+1 \right)}$ ,使得下界最大化。因此(5)成立,(6)是之前的等式结果。
这样就证明了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会单调增加。一种收敛方法是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不再变化,还有一种就是变化幅度很小。
再次解释一下(4)、(5)、(6)。首先(4)对所有的参数都满足,而其等式成立条件只是在固定 $\theta$ ,并调整好 $Q$ 时成立,而第(4)步只是固定 $Q$ ,调整 $\theta$ ,不能保证等式一定成立。(4)到(5)就是 $M$ 步的定义,(5)到(6)是前面 $E$ 步所保证等式成立条件。也就是说 $E$ 步会将下界拉到与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一个特定值(这里 $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$ )一样的高度,而此时发现下界仍然可以上升,因此经过 $M$ 步后,下界又被拉升,但达不到与 $l\left( \theta ^{\left( t \right)} \right)$ 另外一个特定值一样的高度,之后 $E$ 步又将下界拉到与这个特定值一样的高度,重复下去,直到最大值。如果我们定义:
\[J\left( Q,\theta \right) =\sum_i{\sum_{z^{\left( i \right)}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 \log \frac{p\left( x^{\left( i \right)},z^{\left( i \right)};\theta \right)}{Q_i\left( z^{\left( i \right)} \right)}}}\]从前面的推导中我们知道 $l\left( \theta \right) \ge J\left( Q,\theta \right) $ , $EM$ 可以看作是 $J$ 的坐标上升法, $E$ 步固定 $\theta$ ,优化 $Q$ ; $M$ 步固定 $Q$ 优化 $\theta$ 。
伪码
输入:
- 观测变量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,y _ N}$
- 联合分布 $P(Y,Z ;\theta)$ ,以及条件分布 $P( Z \mid Y;\theta)$
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的形式已知(比如说高斯分布等),但是参数未知(比如均值、方差)
输出:模型参数 $\theta$
算法步骤:
- 选择参数的初值 $\theta^{<0> }$ ,开始迭代。
-
$E$ 步:记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第 $i$ 次迭代参数 $\theta$ 的估计值,在第 $i+1$ 次迭代的 $E$ 步,计算: \(\begin{aligned} Q\left( \theta ,\theta ^{\ < i \ >} \right) &=\sum_{j=1}^N{\mathbb{E}_ {P\left( Z|Y=y_j;\theta ^{\ < i \ >} \right)}\log P\left( Y=y_j,Z;\theta \right)}\\ &=\sum_ {j=1}^N{\left( \sum_Z{P\left( Z|Y=y_j;\theta ^{\ < i \ >} \right) \log P\left( Y=y_{j,}Z;\theta \right)} \right)} \end{aligned}\)
其中 $\mathbb E _ {P(Z\mid Y=y _ j;\theta^{ < i > })}\log P(Y=y _ j,Z ;\theta)$ 表示:对于观测点 $Y=y _ j$ , $\log P(Y=y _ j,Z ;\theta)$ 关于后验概率 $P(Z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$ 的期望。
- $M$ 步:求使得 $Q(\theta,\theta^{ < i >})$ 最大化的 $\theta$ ,确定 $i+1$ 次迭代的参数的估计值 $\theta^{ < i+1 > }$ \(\theta^{\ < i+1 \ >}=\arg\max_\theta 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\)
- 重复上面两步,直到收敛。
收敛
通常收敛的条件是:给定较小的正数 $\varepsilon _ 1,\varepsilon _ 2$ ,满足: $||\theta^{\ < i+1 \ >}-\theta^{\ < i \ >}|| \lt \varepsilon _ 1$ 或者 $||Q(\theta^{\ < i+1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-Q(\theta^{\ < i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|| \lt \varepsilon _ 2$ 。
核心
$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是算法的核心,称作 $Q$ 函数。其中:
- 第一个符号表示要极大化的参数(未知量)
- 第二个符号表示参数的当前估计值(已知量)
解释
$EM$ 算法的直观理解: $EM$ 算法的目标是最大化对数似然函数 $L(\theta)=\log P(\mathbb Y)$ 。直接求解这个目标是有问题的。因为要求解该目标,首先要得到未观测数据的分布 $P(Z \mid Y;\theta)$ 。如:身高抽样问题中,已知身高,需要知道该身高对应的是男生还是女生。 但是未观测数据的分布就是待求目标参数 $\theta$ 的解的函数。这是一个“鸡生蛋-蛋生鸡” 的问题。
$EM$ 算法试图多次猜测这个未观测数据的分布 $P(Z \mid Y;\theta)$ 。每一轮迭代都猜测一个参数值 $\theta^{\ < i \ >}$ ,该参数值都对应着一个未观测数据的分布 $ P(Z \mid Y;\theta^{\ < i \ >})$ 。如:已知身高分布的条件下,男生或女生的分布。
然后通过最大化某个变量来求解参数值。这个变量就是 $B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变量,它是真实的似然函数的下界 。
- 如果猜测正确,则 $B$ 就是真实的似然函数。
- 如果猜测不正确,则 $B$ 就是真实似然函数的一个下界。
隐变量求解
隐变量估计问题也可以通过梯度下降法等算法求解,但由于求和的项数随着隐变量的数目以指数级上升,因此代价太大。 $EM$ 算法可以视作一个非梯度优化算法。无论是梯度下降法,还是 $EM$ 算法,都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。
收敛性定理
定理一:设 $P(\mathbb Y;\theta)$ 为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, $\theta^{ < i >}$ 为 $EM$ 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, $P(\mathbb Y;\theta^{ < i >})$ 为对应的似然函数序列,其中 $i=1,2,\cdots$ 。则: $P(\mathbb Y;\theta^{< i >})$ 是单调递增的,即:
\[P(\mathbb Y;\theta^{\ < i+1 \ >}) \ge P(\mathbb Y;\theta^{\ < i \ >})\]定理二:设 $L(\theta)=\log P(\mathbb Y;\theta)$ 为观测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,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 $EM$ 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, $L(\theta^{\ < i \ >})$ 为对应的对数似然函数序列,其中 $i=1,2,\cdots$ 。
- 如果 $P(\mathbb Y;\theta)$ 有上界,则 $L(\theta^{\ < i \ >})$ 会收敛到某一个值 $L^{ \ * }$ 。
- 在函数 $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与 $L(\theta)$ 满足一定条件下,由 $EM$ 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 $\theta^{\ < i \ >}$ 的收敛值 $\theta^{ \ * }$ 是 $L(\theta)$ 的稳定点。
关于 “满足一定条件”:大多数条件下其实都是满足的。
定理二只能保证参数估计序列收敛到对数似然函数序列的稳定点 $L^{ \ * }$ ,不能保证收敛到极大值点。
$EM$ 算法的收敛性包含两重意义:
- 关于对数似然函数序列 $L(\theta^{\ < i \ >})$ 的收敛。
- 关于参数估计序列 $\theta^{\ < i \ >}$ 的收敛。
前者并不蕴含后者。
实际应用中, $EM$ 算法的参数的初值选择非常重要。
- 参数的初始值可以任意选择,但是 $EM$ 算法对初值是敏感的,选择不同的初始值可能得到不同的参数估计值。
- 常用的办法是从几个不同的初值中进行迭代,然后对得到的各个估计值加以比较,从中选择最好的(对数似然函数最大的那个)。
$EM$ 算法可以保证收敛到一个稳定点,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点。其优点在于:简单性、普适性。
EM算法与高斯混合模型
高斯混合模型
高斯混合模型( $Gaussian mixture model,GMM$ ):指的是具有下列形式的概率分布模型:
\(P(y;\theta)=\sum_{k=1}^{K}\alpha_k\phi(y;\theta_k)\)
其中 $\alpha _ k$ 是系数,满足 :
- $\alpha _ k \ge 0,\sum _ {k=1}^K \alpha _ k=1$ 。
- $\phi(y;\theta _ k)$ 是高斯分布密度函数,称作第 $k$ 个分模型, $\theta _ k=(\mu _ k,\sigma _ k^{2})$ : \(\phi(y;\theta_k)=\frac{1}{\sqrt{2\pi}\sigma_k}\exp\left(-\frac{(y-\mu_k)^{2}}{2\sigma_k^{2}}\right)\)
如果用其他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代替上式中的高斯分布密度函数,则称为一般混合模型。
参数估计
假设观察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,y _ N}$ 由高斯混合模型 $ P(y;\theta)=\sum _ {k=1}^{K}\alpha _ k\phi(y;\theta _ k)$ 生成,其中 $\theta=(\alpha _ 1,\alpha _ 2,\cdots,\alpha _ K;\theta _ 1,\theta _ 2,\cdots,\theta _ K)$ 。可以通过 $EM$ 算法估计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 $\theta$ 。
可以设想观察数据 $y _ j$ 是这样产生的:
- 首先以概率 $\alpha _ k$ 选择第 $k$ 个分模型 $\phi(y;\theta _ k)$ 。
- 然后以第 $k$ 个分模型的概率分布 $\phi(y;\theta _ k)$ 生成观察数据 $y _ j$ 。
这样,观察数据 $y _ j$ 是已知的,观测数据 $y _ j$ 来自哪个分模型是未知的。对观察变量 $y$ ,定义隐变量 $z$ ,其中 $p(z=k)=\alpha _ k$ 。
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为:
\[P(y=y_j,z=k;\theta)=\alpha_k\frac{1}{\sqrt{2\pi}\sigma_k}\exp\left(-\frac{(y_j-\mu_k)^{2}}{2\sigma_k^{2}}\right)\]其对数为:
\[\log P(y=y_j,z=k;\theta)=\log \alpha_k-\log\sqrt{2\pi}\sigma_k -\frac{(y_j-\mu_k)^{2}}{2\sigma_k^{2}}\]后验概率为:
\[P(z=k\mid y=y_j;\theta^{\ < i \ >})=\frac{\alpha_k\frac{1}{\sqrt{2\pi}\sigma_k^{\ < i \ >}}\exp\left(-\frac{(y_j-\mu_k^{\ < i \ >})^{2}}{2\sigma_k^{^{\ < i \ >}2}}\right)}{\sum_{t=1}^K\alpha_t\frac{1}{\sqrt{2\pi}\sigma_t^{\ < i \ >}}\exp\left(-\frac{(y_j-\mu_t^{\ < i \ >})^{2}}{2\sigma_t^{^{\ < i \ >}2}}\right)}\]即: $P(z=k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=\frac{P(y=y _ j,z=k;\theta^{
求极大值: $\theta^{\ < i+1 \ >}=\arg\max _ {\theta}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。根据偏导数为 $0$ ,以及 $\sum _ {k=1}^{K}\alpha _ k=1$ 得到:
1.$\alpha _ k$ : \(\alpha_k^{\ < i+1 \ >}=\frac{n_k}{N}\) 其中: $n _ k=\sum _ {j=1}^NP(z=k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$ ,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的数量。
2.$\mu _ k$ : \(\mu_k^{\ < i+1 \ >}=\frac{\overline {Sum}_ k}{n_k}\) 其中:$\overline {Sum} _ k=\sum _ {j=1}^N y _ j P(z=k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$ ,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的总和。
3.$\sigma^2$ :
\(\sigma_k^{\ < i+1 \ >2}=\frac{\overline {Var}_ k}{n_k}\)
其中:$\overline {Var} _ k=\sum _ {j=1}^N (y _ j-\mu _ k^{\ < i \ >})^2P(z=k\mid y=y _ i;\theta^{\ < i \ >})$ ,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,偏离第 $k$ 个模型的均值 $\mu _ k^{\ < i \ >}$ 的平方和。
伪码
输入:
- 观察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,y _ N}$
- 高斯混合模型的分量数 $K$
输出:高斯混合模型参数 $\theta=(\alpha _ 1,\alpha _ 2,\cdots,\alpha _ K;\mu _ 1,\mu _ 2,\cdots,\mu _ K;\sigma^2 _ 1,\sigma^2 _ 2,\cdots,\sigma^2 _ K)$
算法步骤:
- 随机初始化参数 $\theta^{<0>}$ 。
- 根据 $\theta^{\ < i \ >}$ 迭代求解 $\theta^{\ < i+1 \ >}$ ,停止条件为:对数似然函数值或者参数估计值收敛。
\(\alpha_k^{\ < i+1 \ >}=\frac{n_k}{N},\;\mu_k^{\ < i+1 \ >}=\frac{\overline {Sum}_ k}{n_k},\;\sigma_k^{\ < i+1 \ >2}=\frac{\overline {Var}_ k}{n_k}\)
其中:
- $n _ k=\sum _ {j=1}^NP(z=k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$ 。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的数量。
- $\overline {Sum} _ k=\sum _ {j=1}^N y _ j P(z=k\mid y=y _ j;\theta^{\ < i \ >})$ 。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的总和。
- $\overline {Var} _ k=\sum _ {j=1}^N (y _ j-\mu _ k^{\ < i \ >})^2P(z=k\mid y=y _ i;\theta^{\ < i \ >})$ 。其物理意义为:所有的观测数据 $\mathbb Y$ 中,产生自第 $k$ 个分模型的观测数据,偏离第 $k$ 个模型的均值 $\mu _ k^{\ < i \ >}$ 的平方和。
EM 算法与 kmeans 模型
$kmeans$ 算法:给定样本集 $\mathbb D={x _ 1,x _ 2,\cdots,N _ N}$ ,针对聚类所得簇划分 $C={\mathbb C _ 1,\mathbb C _ 2,\cdots,\mathbb C _ K}$ ,最小化平方误差:
\[\min_{C} \sum_{k=1}^{K}\sum_{x_i \in \mathbb C_k}||x_i-\mu_k||_ 2^{2}\]其中 $\mu _ k=\frac {1}{|\mathbb C _ k|}\sum _ {x _ i \in \mathbb C _ k}x _ i$ 是簇 $\mathbb C _ k$ 的均值向量。
定义观测随机变量为 $x$ ,观测数据为 $\mathbb D$ 。定义隐变量为 $z$ ,它表示 $x$ 所属的簇的编号。设参数 $\theta= (\mathbf {\mu} _ 1,\mathbf {\mu} _ 2,\cdots,\mathbf {\mu} _ K)$ ,则考虑如下的生成模型:
\[P(x,z\mid\theta) \propto \begin{cases}\exp(-||x-\mathbf {\mu}_ z||_ 2^2)\quad &||x-\mathbf {\mu}_z||_2^2=\min_ {1\le k\le K}||x-\mathbf {\mu}_ k||_ 2^2\\ 0\quad &||x-\mathbf {\mu}_ z||_ 2^2\gt \min_ {1\le k\le K}||x-\mathbf {\mu}_ k||_ 2^2 \end{cases}\]其中 $\min _ {1\le k\le K}||x-\mathbf {\mu} _ k|| _ 2^2$ 表示距离 $\mathbf{\vec x}$ 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簇编号。即:
- 若 $x$ 最近的簇就是 $\mathbf{\mu} _ z$ 代表的簇,则生成概率为 $\exp(-||x-\mathbf {\mu} _ z|| _ 2^2)$ 。
- 若 $x$ 最近的簇不是 $\mathbf{\mu} _ z$ 代表的簇,则生成概率等于 $0$ 。
计算后验概率:
\[P(z\mid x,\theta^{\ < i \ >})\propto \begin{cases} 1\quad &||x_i-\mathbf {\mu}_ z||_ 2^2=\min_ {1\le k\le K}||x-\mathbf {\mu}_ k^{\ < i \ >}||_ 2^2\\ 0\quad &||x_i-\mathbf {\mu}_ z||_ 2^2\gt \min_ {1\le k\le K}||x-\mathbf {\mu}_ k^{\ < i \ >}||_ 2^2 \end{cases}\]即:
- 若 $x$ 最近的簇就是 $\mathbf{\mu} _ z$ 代表的簇,则后验概率为 $1$ 。
- 若 $x$ 最近的簇不是 $\mathbf{\mu} _ z$ 代表的簇,则后验概率为 $0$ 。
计算 Q 函数:
\[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=\sum_{j=1}^N\left(\sum_z P(z\mid x=x_j;\theta^{\ < i \ >})\log P(x=x_j,z;\theta) \right)\]设距离 $x _ j$ 最近的聚类中心为 $\mathbf{\mu} _ {t _ j}^{\ < i \ >}$ ,即它属于簇 $t _ j$ ,则有:
\[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=\text{const}-\sum_{j=1}^N ||x_j-\mu_{t_j}||_ 2^2\]则有:
\[\theta^{\ < i+1 \ >}=\arg\max_\theta 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=\arg\min_\theta \sum_{j=1}^N ||x_j-\mu_{t_j}||_ 2^2\]定义集合 $\mathbb I _ k={j\mid t _ j=k},\quad k=1,2\cdots,K$ ,它表示属于簇 $k$ 的样本的下标集合。则有:
\[\sum_{j=1}^N ||x_j-\mu_{t_j}||_ 2^2=\sum_{k=1}^K\sum_{j\in \mathbb I_k} ||x_j-\mu_k||_ 2^2\]则有:
\[\theta^{\ < i+1 \ >}=\arg\min_\theta\sum_{k=1}^K\sum_{j\in \mathbb I_k} ||x_j-\mu_k||_ 2^2\]这刚好就是 $k-means$ 算法的目标:最小化平方误差。
由于求和的每一项都是非负的,则当每一个内层求和 $\sum _ {j\in \mathbb I _ k}||x _ j-\mathbf{\mu} _ {k}|| _ 2^2$ 都最小时,总和最小。即:
\[\mu^{\ < i+1 \ >}_ k=\arg\min_{\mu_k}\sum_{j\in \mathbb I_k}||x_j-\mathbf{\mu}_ {k}||_ 2^2\]得到: $\vec \mu _ k^{\ < i+1 \ >}=\frac {1}{|\mathbb I _ k|}\sum _ {j \in \mathbb I _ k}x _ j$ ,其中 $|\mathbb I _ k|$ 表示集合 $|\mathbb I _ k|$ 的大小。这就是求平均值来更新簇中心。
EM 算法的推广
F 函数
$F$ 函数:假设隐变量 $Z$ 的概率分布为 $\tilde P( Z)$ ,定义分布 $\tilde P( Z )$ 与参数 $\theta$ 的函数 $F(\tilde P,\theta)$ 为:
\[F(\tilde P,\theta)=\mathbb E_{\tilde P}[\log P( Y, Z ;\theta)]+H(\tilde P)\]其中 $H(\tilde P)=-\mathbb E _ {\tilde P}\log \tilde P$ 是分布 $\tilde P( Z )$ 的熵。
通常假定 $P( Y,Z ;\theta)$ 是 $\theta$ 的连续函数,因此 $F(\tilde P,\theta)$ 为 $\tilde P( Z )$ 和 $\theta$ 的连续函数。
函数 $F(\tilde P,\theta)$ 有下列重要性质:
- 对固定的 $\theta$ ,存在唯一的分布 $\tilde P _ {\theta}( Z )$ 使得极大化 $F(\tilde P,\theta)$ 。此时 $\tilde P _ {\theta}( Z )=P( Z \mid Y;\theta)$ ,并且 $\tilde P _ {\theta}$ 随着 $\theta$ 连续变化。
- 若 $\tilde P _ {\theta}( Z )=P( Z \mid Y;\theta)$ , 则 $F(\tilde P,\theta)=\log P( Y;\theta)$ 。
定理一:设 $L(\theta)=\log P(\mathbb Y;\theta)$ 为观测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,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 $EM$ 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,函数 $F(\tilde P,\theta)=\sum _ Y\mathbb E _ {\tilde P}[\log P(Y,Z ;\theta)]+H(\tilde P)$ ,则:
- 如果 $F(\tilde P,\theta)$ 在 $\tilde P^{ \ * }(Z )$ 和 $\theta^{ \ * }$ 有局部极大值,那么 $L(\theta)$ 也在 $\theta^{ \ * }$ 有局部极大值。
- 如果 $F(\tilde P,\theta)$ 在 $\tilde P^{ \ * }( Z )$ 和 $\theta^{ \ * }$ 有全局极大值,那么 $L(\theta)$ 也在 $\theta^{ \ * }$ 有全局极大值。
定理二: $EM$ 算法的一次迭代可由 $F$ 函数的极大-极大算法实现:设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第 $i$ 次迭代参数 $\theta$ 的估计, $\tilde P^{\ < i \ >}$ 为第 $i$ 次迭代函数 $\tilde P(Z )$ 的估计。在第 $i+1$ 次迭代的两步为:
- 对固定的 $\theta^{\ < i \ >}$ ,求 $\tilde P^{\ < i+1 \ >}$ 使得 $F(\tilde P,\theta^{\ < i \ >})$ 极大化。
- 对固定的 $\tilde P^{\ < i+1 \ >}$ ,求 $\theta^{\ < i+1 \ >}$ 使得 $F(\tilde P^{\ < i+1 \ >},\theta)$ 极大化。
GEM算法1
该算法的问题是,有时候求 $F(\tilde P^{\ < i+1 \ >},\theta)$ 极大化很困难。
伪码
输入:
- 观测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}$
- $F$ 函数
输出:模型参数
算法步骤:
- 初始化参数 $\theta^{<0>}$ ,开始迭代。
- 第 $i+1$ 次迭代:
- 记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参数 $\theta$ 的估计值, $\tilde P^{\ < i \ >}$ 为函数 $\tilde P$ 的估计值。求 $\tilde P^{\ < i+1 \ >}$ 使得 $F(\tilde P,\theta^{\ < i \ >})$ 极大化。
- 求 $\theta^{\ < i+1 \ >}$ 使得 $F(\tilde P^{\ < i+1 \ >},\theta)$ 极大化。
- 重复上面两步直到收敛。
GEM算法2
此算法不需要求 $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的极大值,只需要求解使它增加的 $\theta^{\ < i+1 \ >}$ 即可。
伪码
输入:
- 观测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}$
- $Q$ 函数
输出:模型参数
算法步骤:
- 初始化参数 $\theta^{<0>}$ ,开始迭代。
- 第 $i+1$ 次迭代:
- 记 $\theta^{\ < i \ >}$ 为参数 $\theta$ 的估计值,计算 \(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=\sum_{j=1}^N\left(\sum_Z P(Z\mid Y=y_j;\theta^{\ < i \ >})\log P(Y=y_j,Z;\theta) \right)\)
- 求 $\theta^{\ < i+1 \ >}$ 使得 $Q(\theta^{\ < i+1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 \gt Q(\theta^{\ < i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$
- 重复上面两步,直到收敛。
GEM算法3
该算法将 $EM$ 算法的 $M$ 步分解为 $d$ 次条件极大化,每次只需要改变参数向量的一个分量,其余分量不改变。
伪码
输入:
- 观测数据 $\mathbb Y={y _ 1,y _ 2,\cdots}$
- $Q$ 函数
输出:模型参数
算法步骤:
- 初始化参数 $\theta^{<0>}=(\theta _ 1^{<0>},\theta _ 2^{<0>},\cdots,\theta _ d^{<0>})$ ,开始迭代
- 第 $i+1$ 次迭代:
- 记 $\theta^{\ < i \ >}=(\theta _ 1^{\ < i \ >},\theta _ 2^{\ < i \ >},\cdots,\theta _ d^{\ < i \ >})$ 为参数 $\theta=(\theta _ 1,\theta _ 2,\cdots,\theta _ d)$ 的估计值,计算 \(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=\sum_{j=1}^N\left(\sum_Z P(Z\mid Y=y_j;\theta^{\ < i \ >})\log P(Y=y_j,Z;\theta) \right)\)
- 进行 d 次条件极大化:
- 首先在 $\theta _ 2^{\ < i \ >},\cdots,\theta\ _ d^{\ < i \ >}$ 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求使得 $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达到极大的 $\theta _ 1^{\ < i+1 \ >}$
- 然后在 $\theta _ 1=\theta _ 1^{\ < i+1 \ >},\theta _ j=\theta _ j^{\ < i \ >},j=3,\cdots,d$ 的条件下求使得 $Q(\theta,\theta^{\ < i \ >})$ 达到极大的 $\theta _ 2^{\ < i+1 \ >}$
- 如此继续,经过 $d$ 次条件极大化,得到 $\theta^{\ < i+1 \ >}=(\theta _ 1^{\ < i+1 \ >},\theta _ 2^{\ < i+1 \ >},\cdots,\theta _ d^{\ < i+1 \ >})$ ,使得 $Q(\theta^{\ < i+1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 \gt Q(\theta^{\ < i \ >},\theta^{\ < i \ >})$
- 重复上面两步,直到收敛。